乙未戰爭歷史路線,用單車走讀台灣史上最大戰役

士武哥漫漫騎 #2 2021.04

桃園平鎮區育達路二段的 [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在今年2021年年底就要完工了,但如果能夠實際走訪一遍當年的安平鎮之役的各個重要地點,相信會更加有意義。

乙未戰爭是台灣史上最大的戰役

在甲午戰爭後,清朝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而台灣民眾群起反抗日軍的接收行動,而桃園亦是乙未戰爭中許多重要重役的發生地。桃園的乙未四大戰役分別是:大湳尾之役,安平鎮之役,龍潭陂戰役,大嵙崁戰役。而今天介紹的這條路線,就會走訪前面三場戰役的幾個重要地點。

主要路線:整個路線沿著老街溪及大坑缺溪騎行,由老街溪翠堤橋出發,先到大湳尾、八字圳一帶,接著往大坑缺溪前進,途中即會經過八角塘可以遠眺虎頭崗,再到鎮南橋,接著到達重頭戲【胡嘉猷乙未抗日紀念碑】。

延伸路線:下半場則會離開水岸自行車道,騎往【茶山步道】,也就是吳來昌高地、虎頭崗這裡,遙想當年日軍在此炮擊胡家夥房。接著再騎往七十三公忠義廟(龍潭陂之役),緬懷義民為這片土地英勇奮戰的精神。

Diro 范姜士武

大坑缺溪 盡享田園風光的悠閒小徑

沿著老街溪自行車道往上游騎,可以到達新光吊橋,新光吊橋附近就是當初的大湳尾戰役一帶,但是正確的具體位置,目前我還沒有深入研究過。接著繼續騎往八字圳水岸公園,穿過66快速道路下方便可以接往大坑缺溪步道。大坑缺溪步道兩岸還有許多稻田,我最喜歡在清晨騎這一段,陽光灑落在稻穗上,甚是好看。除了稻田,在伯公廟附近也種了一排欒樹,不騎車,在這裡漫步也是很不錯的。

八角塘 傳為昔日作戰壕溝

大坑缺溪到底之後會接往鎮庸路旁的綠水溪步道,綠水溪步道旁的八角塘,據傳便是當年安平鎮之役的壕溝,不過現在已成為附近民眾釣魚的好去處。在八角塘這邊可以看到虎頭崗(茶山步道山頂處),即時當年日軍砲擊胡家夥房的地方。

從綠水溪步道騎往八角塘比較不方便,建議腳踏車可以停在鎮庸路旁,再步行跨過綠水溪後就可以看到八角塘。

目前根據我蒐集到的資料,壕溝應為瓦窯湖一帶較為正確,八角塘可能在當年有壕溝,但應該與安平鎮之役無關,待後面瓦窯湖再多做介紹。

鎮南橋 百年糯米橋

看完八角塘,往上續行便可到達鎮南橋,鎮南是平鎮的三座百年糯米紅橋之一,前身便是當年乙未戰爭的安濟橋。

安濟橋跨越了大坑缺溪,當年大坑缺溪提供了天然的屏障,讓日軍無法大軍直接攻入胡家夥房,也算是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胡嘉猷乙未抗日紀念碑 胡老錦為首的安平鎮之役

鎮南橋再接往對岸,再騎行一小段就可以看到胡嘉猷乙未抗日紀念碑。

安平鎮之役,是由胡老錦、黃娘盛領軍,基本上是以游擊作戰加上以胡家夥房為根據地向日軍進行對抗。其中大坑缺溪扮演著天然屏障,茂密的竹林也提供了相當程度的保護力,加上胡家夥房特有的馬蹄型造型(廣東梅縣的傳統建築造型),讓日軍吃足了苦頭,但最後仍因井水被炮彈擊中,缺乏水源,而退走龍潭陂。

乙未抗日紀念碑這一帶便是當年的古戰場(鐵皮屋後方為胡家夥房舊址),除了有一個在 2015 年設立的紀念碑之外,旁邊還有一個忠義亭及解說牌。

湯家夥房 中山堂

湯家夥房在安平鎮之役亦是個重要據點,當年湯家是很重要的後援,為奮戰的義民們提供糧食。昔日的湯家夥房現在已變成湯家的祠堂中山堂。

根據資料,黃娘盛家屋亦在附近,不過目前我尚未有資料顯示它的具體位置。

瓦窯湖 昔日古戰場

根據張健豐先生【兩甲子前的台灣乙未抗日戰爭】一文,他認為對應戰鬥地圖,壕溝應為瓦窯湖一帶,而非八角塘。

根據吳濁流的《無花果》中的描述:「我的鄰村,安平鎮,住著一族姓胡的人家。他的家圍繞著兩重的刺竹林,密得步槍子彈都射不過去。加之,後方有險峻的山崖,前面有兩個大池塘,中間只有一條通路。」,所以戰場所在之地應該有兩個大池塘,瓦窯湖比較符合。

根據攻台戰紀的資料,日軍當時從胡家夥房的東方及南方夾擊,所以也是瓦窯湖比較符合。

 

吳來昌高地 砲擊胡家夥房之制高點

吳來昌高地/虎頭崗/茶山步道,當初日軍砲擊胡宅的吳來昌高地,根據攻台戰紀的戰鬥地圖顯示,應該在現在茶改場旁茶山步道之山頂。

騎回鎮南橋,往中庸路前進,穿過中興路後可到達佛恩寺旁的茶山步道(自行車無法進入)。茶山步道的山頭便是虎頭崗,也就是當初日軍砲兵砲擊胡家夥房的地方,可惜目前茶山步道的末端有鐵絲網圍住,所以無法站在山頭眺望乙未抗日紀念碑。

七十三公忠義廟 龍潭陂之役的烈士

沿著興隆路或中興路向下騎往龍潭,可到達七十三公忠義廟,我個人比較喜歡騎興隆路,車少人少,也有較多的田園風光。

在安平鎮之役之後,接著有龍潭陂之役,但不幸的有許多義民在龍潭的竹窩子被日軍逮捕並處死,共計73人,便葬於現在的七十三公忠義廟這邊。相較於平鎮義民廟,七十三公忠義廟對於乙未戰爭或許更具有紀念意義。

仁海宮、褒忠寺、鎮安宮 乙未戰爭與寺廟

南桃園幾個寺廟與乙未戰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初中壢兵站設於仁海宮,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曾夜宿於此,而褒忠寺及鎮安宮也是義民在乙未戰時的聚集地及商討策略之地,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可以再多加探索。

鎮安宮是在1893年由湯家湯源清、胡嘉猷、黃娘盛之父黃賢琛及王益豐等人創設的,這三個家族在當年戰役皆貢獻不少。

相關歷史資料

乙未戰爭

[以下摘自維基白科]

乙未戰爭[2](1895年5月29日-1895年11月18日;日語:乙未戦争いつびせんそう Itsubi sensō */?)是臺灣因《馬關條約》被清政府割讓日本臺灣各地人民為抵抗日本接收統治而發起的戰爭

「乙未」是指戰事爆發的1895年,因適逢農曆乙未年而得名[3]。文獻紀載上又稱乙未之役[4]乙未日軍征臺之役[5]乙未之變[6],日本方面則有臺灣平定作戰台湾平定作戦たいわんへいていさくせん Taiwan heitei sakusen)、臺灣平定臺灣征討台湾征討たいわんせいとう Taiwan seitō)等別稱[7]。該戰爭是以臺灣為主要發生地的戰爭[8],當時以客家族群為作戰主力[9]

1895年5月29日,負責接收臺灣的日軍部隊從現今新北市貢寮區澳底登陸,象徵乙未戰爭的開始。日本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三萬餘名兵力,而臺灣方面除了以臺灣民主國為主的抗日政權外,主要有臺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5][10][11]劉永福黑旗軍[11]唐景崧廣勇等;合計正規軍約有三萬三千餘名[12],及民兵十萬名。經過大約6個月的戰爭,臺灣民主國第一任總統唐景崧及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均逃離臺灣,被劉永福放棄的8000多名清軍和黑旗軍(約3000名)在群龍無首下慌亂的投降,日方認定臺灣民主國已經滅亡,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不過,臺灣人後續仍有一些零星的對抗日本統治的活動,尤其原住民部族的武力抗爭持續將近了20年。

乙未戰爭造成臺日兩方的大量傷亡。日軍計有515人負傷,164人戰死。另有數千日軍感染霍亂等疾病而死,病死者包含領軍的近衛師團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及近衛師團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13],不過根據相關考證,日軍在傷亡名單上面採取單位互換、戰死改為病死、戰死隱瞞不報與竄改戰死地點等方式來匿報實際作戰陣亡人數,根據《靖國神社志》的資料顯示,不含病死與意外事故死亡,在臺灣戰場被抗日軍民擊斃的日軍最高可能達1,436人[14]。而臺方死傷人數難以估算[3][12],依照《臺灣治績誌》論述,「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12];因此乙未戰事陣亡的兵士,至少有14,000人[3]

胡嘉猷生平

胡嘉猷,又名阿錦,號甫臣,新竹平鎮人。父珠光,籍廣東梅縣。道光間,從征來臺,因家焉。解甲後,業銅匠,居新竹城,生六子,嘉猷其季也。甲申,法軍犯臺,珠光為官軍修瞰械;以功,任糧總官,再遷居老頭岡 之前。嘉猷幼勤學,屢試不第,援例捐監生。及父死,襲其職,賞戴五品藍翎。

光緒乙未,日人犯臺,臺民成立 「民主國」以抗,嘉猷應焉,亦組義軍備戰。年之閏五月六日(日明治六月二十八日),日軍近衛師團步兵第一旅團第一聯隊之三木一大隊,自中壢犯安平鎮;嘉猷及黃娘盛者,各率所部拒於老頭岡。旋日軍大至,戰不利, 嘉猷退守竹圍內大厝;日軍不能下,尋退。越二日,日軍會磯兵再犯,彈火熾烈;嘉猷以舊式大做還擊,沉著奮戰,日軍仍不利,是時。嘉猷因水井被毀,汲飲維艱,乃退龍潭陂(在今桃園縣)。是役也,鏖戰二日,日軍死 傷四十餘人;義軍傷亡僅十餘人而已;故以善戰稱。

後於日曆除夕,臺北各地義軍相約進攻臺北城,眾推嘉猷為總指揮;同時發難,直圍城,惟以日人壘堅器利,卒不能下;旋日援至,圍始解。嘉猷見大勢已去,乃潛回廣東 原籍。

民國五年,復密渡來臺,假參觀為名,復欲起事;為日人所悉,下令嚴緝;乃倉皇由鹿港返里。民國九年十二月,卒。年八十有二(據《臺灣省通志》)。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人物傳篇 p.406

平鎮褒忠祠

平鎮褒忠祠創建於乾隆56年(1791),是因當時廣興座(平鎮舊地名)總理宋廷龍為了追念在林爽文事件犧牲的人民,遂前往新埔枋寮褒忠亭分香,並在廣興座宋屋區興建此廟。

資料來源:新修桃園縣志

關於褒忠祠分香一事,在另一本書《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有不同的見解,也可以參考看看。

安平鎮之役戰鬥古地圖

《攻台戰紀》是本篇文章的重要參考資料,其中戰鬥地圖部份已被中研院收錄於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本書為日本參謀本部所編纂《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戰史》有關台灣部份的最詳盡譯本。  內容敘事詳盡,無論大小戰鬥時間、路線、過程、參與兵力等均一一登錄,尤其隨附的戰鬥地圖,描繪精細,標識清晰,更是瞭解雙方兵力部署的最佳依據,因此該書一直都是研究一八九五年日軍攻台戰役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此次除由台灣史研究新銳許佩賢耗時經年,譯成中文外,並邀請台大歷史系吳密察教授撰寫專文導讀,原書地圖亦同時複製出版。此外,更對全書六百餘個老地名追索考證,完成古今對照工作,使全書更具可讀性、實用性與參考價值。

部隊於上午七時許抵達吳來昌高地。濃密的竹林遮蔽了安平鎮庄,只能看到村子北邊房子的屋頂。砲兵沒有找到其它更合適的陣地,因此便在此地佈列,於七時三十分開始展開砲擊

根據[攻台戰紀]裡面的戰鬥地圖,可以看到左下角的 GA(砲兵) 就位在目前茶山步道的山頂。

Facebook Comments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