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芭里生態小旅行

洽溪溪 / 芭寶米 / 九宵園

6 月 22, 2025 | 士武哥漫漫遊 | 0 comments

芝芭里是我騎車很常經過的地方,有時是沿桃園大圳、五聖路到豫章湖往新屋,有時是從芭里國小後方繞到圓光路往大圓&青埔,有時則是沿著東芝路到青埔。以前看到路邊有很多指標,包括了張家老屋、梁家大瓦屋、在地礱間、桃圳砲涵等等,但沒有人帶領其實也只能就這樣騎過去了。今天很幸運的能聽到在地人的導覽,以及鳥會專家、生態旅遊專家的分享,也認識了很多芝芭里的居民,希望以後騎車經過時,可以開心的跟大家打招呼閒聊。

已不復存在的指引牌

在地導覽

早上沿著洽溪溪看了張家老屋、各種鳥類及植物,接著到芭寶米生態農場參觀碾米場,心懷感激地吃到了 95 歲阿婆做的艾粄,還借了我一頂笠麻遮陽 XD。

張家老屋是當年日治時期保正張勝源的老宅,最特別的是門前的廣場是用鵝卵石鋪成的,還帶著似乎是日本國旗的造型,據說有一房目前是居住在日本。

芭寶米生態農場是由胡大哥為我們做介紹,聽到其中一段是機器會用顏色來選米、瀘雜質,覺得很好奇,不知道技術上怎麼做到?

最開心的還是我終於來到了當年路邊看到的「在地礱間」、「張家老瓦屋」,而「梁家大瓦屋」已經變成興建中的大樓了,讓芝芭里的地貌又帶來了不一樣的變化。

 

鳥類解說

在洽溪已經觀察到了 26+5 = 31 種鳥類,不過今天最有趣的是老師分享了很多鳥類活動的精彩影片,包括覓食中蚯蚓、護巢攻擊路人、以小博大、幼鳥搶食等等,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也讚嘆這些攝影師的技術跟耐心

生態小旅行規劃

下午在聽完專家分享後,便跟在地的居民一起討論芝芭里生態小旅行的規劃。
一開始我突然想到如果結合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來編成一段體驗,那真是太酷了,當年郁永河從竹塹到南崁:

「自竹塹迄南嵌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求一樹就蔭不得;掘土窟,置瓦釜為炊,就烈日下,以澗水沃之,各飽一餐。途中遇麋、鹿、麏、麚逐隊行,甚夥,驅獫猲獟獲三鹿。」,因為沿路真的太荒涼了,所以只能自己挖洞並從溪邊弄點水來煮飯,不如就來個野炊吧 XD

雖然郁永河當年到底行進的路線為何已經很難考證,但結合康熙中葉舊官路及這裡「大路下」的小地名,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依據及故事性。
*據說舊官路便是現在的聖德路,大路下是聖德路、高鐵軌道交會處一帶

 

最後在分組討論時,大家經過三個階段的發想、收斂,選定了 稻米 做為生態小旅行的主軸,我覺得超酷的,因為它相關的元素有:稻田、水圳(桃園大圳&歷史)、碾米場(小機台的體驗、大型機台的導覽、稻米分類知識)、平安戲(秋收後酬神)、多元的米食等,其中好幾個是其它鄉村不見得能擁有的,如果能規劃出整個完整的行程絕對是獨特而且又有吸引力的活動。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空軍三重一村

超酷的眷村,有專業的導覽,還可以看到防空砲台遺跡以及參觀甬道。園區內各種眷村特色餐廳也很多,最後選了「有米真好」,料理用心好吃,用紹興酒製成的東坡肉讓味道更加豐富,連附的湯也都不馬虎。在眷村老屋裡享用著眷村菜,真是很不錯的體驗...

read more

美濃水圳

早上退了房,來到了八田技師紀念室,結果竟然有團體在上課所以無法進入,真的是無緣啊...還是早點前往美濃好了。到了美濃,原本以為文創中心的搖籃咖啡沒有營業,我在門口朝裡面看了看,店員打開了門邀請我進去,說大概是店家資訊標錯了。搖籃咖啡的建築物是以前的分駐所,裡面維持的很好,古色古香,播放著美濃在地歌手林生祥的音樂(分美濃个情歌?),也有很多美濃在地的書籍可以閱讀,還有畫展以及楊牧的特展。店員先推薦了好吃的粄條店(真的很好吃...),待我吃飽才回來喝咖啡,坐在這享受了一個悠靜的下午。...

read more
Facebook Comments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