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往常的從平鎮區的新勢公園翠堤橋出發、經過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開蓋廣場紀念公園等景點。 

之前騎往桃園,都會走老街溪->興南路->風行綠廊,風行綠廊自行車道因為中豐北交流道的工程而被廢掉了,這次改走A20重劃區的興北一路->興西一路->興東路->永清街,再從永清街接回桃園大圳,桃園大圳騎到水尾環保復育公園,這裡有前陣子通車的自行車道,很適合從這裡往內壢(從中園路二段55巷出來,再接往二段46巷),不然以前我為了避開車流,常是穿過萬能科大,要多繞一點路。

 

中園路二段46巷到內定十六街一代還保有許多農田,算是可以輕鬆騎行的地方,不過最後要接往合圳北路二段時,這裡的十字路口及車流量還是得很小心,算是這條路線目前中壢騎往桃園最讓人不舒服的地方,如果是帶小孩,還是走中興路會更舒服安全一點。

 

過了合圳北路二段,我會穿越[內定里國道橋下綠帶]到中壢休息站附近內定二街,再接往龍林街,通往這次的行程重點之一龍林街白千層。

探索開南大學後方的龍林街

沿著龍林街一路騎行,會到達開南大學後方,龍林街在這一段兩旁種滿了白千層,樹木非常高大,道路也非常筆直,而且人車非常少,很適合拍照。騎行在這裡,彷彿進入了一個天然的綠色隧道,

貨櫃小籠包

接著龍林街續行,可以穿過高速公路下的涵洞,來到大竹路150巷,經過尚楊木業再接往2-14號埤塘(白鷺鷥公園)。接著經過[西埔社區],通往桃園富國路645巷,如果要去藝文特區、南崁溪自行車道,我就會從這裡去接回莊敬路二段,但今天是要去吃小籠包,便從中間穿越奇妙的鄉間小路,來到了富國路一段上的貨櫃小籠包。貨櫃小籠包一直在我的口袋名單裡躺了很久,前幾年來這裡的時候撲了個空,這次終於如願以償。沒想到這貨櫃小籠包竟然有內用座位區,雖然只有少少的幾個座位,但對正在淋著雨的我來說,真是一個好消息 XD。這裡的小籠包皮薄餡多,每一口都充滿了鮮美的湯汁,酸辣湯也還蠻好喝的,這裡的小籠包味道跟平鎮的彭記非常相似,湯汁濃郁,肉餡鮮嫩,每一口都充滿了幸福感(一定是下雨的關係),現在彭記都要排隊,來吃個貨櫃小籠包好像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XD

探索南崁後街的彩繪牆

吃飽喝足後,我向南崁後街前進,尋找蘆竹庄役場(昭和八年)的彩繪牆。在半路看到排隊的牛肉湯,在市場看到一間水煎包大排長龍,但是好像塞不下了,只好下次再來了。沿著 Google Map 的指示,很快的找到了彩繪牆,每一幅畫作都訴說著一段故事。這些壁畫由當地藝術家精心創作,描繪了台灣的歷史、文化和日常生活,其中,一幅描繪「成美商店」的最吸引我,成美商店是百年老店,是南崁街第一家菸酒專賣店, 雜貨店收掉很多年了,但現在還有黃記義大利麵(南崁路212),讓人聯想到明星咖啡館、波麗路餐廳,有機會要來去吃一下歷史的味道。

Facebook Comments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