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古橋風華,一騎紀行桃園五大百年紅磚橋,感受歷史與自然的交織之美
伯公潭橋 大坑缺溪上的三孔圓拱橋(推測建於1920)
一如往常的從老街溪翠堤橋出發,往上游騎行,經過新光吊橋,穿過新貴街來到位在八字圳公園的伯公潭橋,伯公潭是座跨越大坑缺溪的三孔圓拱橋,但它的歷史並沒有太多紀錄,目前只能用它的建築材料 TR 磚(台灣煉瓦(Taiwan Renga)株式會社)來推斷大概是在 1920 年左右所建造。
鎮南橋 四孔圓拱橋 (1950)
在伯公潭橋拍完照,再往大坑缺溪自行車道騎行,可惜新光路這一小段並沒有自行車道,車流量也比較大,在過馬路時要小心一點。接著從新光路三段 158 巷接入大坑缺溪自行車道,又是一段美麗的田園風光,大坑缺溪在坑西伯公這附近有一個安平鎮五分車,有興趣可以順道一遊。自大坑缺溪自行車道出來,穿過南平路,經過百年藥房千頃第、通學古道便到了鎮南橋,鎮南橋雖建立於 1950 年,但前身安濟橋則是歷史更為悠久了,鎮南橋兩側皆設有椅子可以休息,而且樹蔭環繞,適合作為中間的休息站。
在鎮南橋旁的樟樹伯公亦值得一訪,後方的百年老樟樹亦是桃園市列管的老樹,樹形優美,坐在石椅上休息,望著這棵老樹,令人心情放鬆。
安樂橋 最寧靜的紅磚橋 (1951)
接著再沿著自行車道騎往中興路,往安樂橋前進,安樂橋現在在 Google Maps 有標示,很容易找到,還記得當年在倚翠園社區晃了好久都找不著它,現在不但好找,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休息區。
大平紅橋 台灣歷史建築百景 (1923)
結束了平鎮的三個紅磚拱橋,接下來下一個紅磚橋是龍潭的大平紅橋,距離比較遠,先沿著中興路騎行到龍潭大池。平常我較少騎行中興路,通常都是由興隆路一路騎往馮屋大埤,再由竹龍路、誠實路接到龍潭大池,不過距離就會比較長,但因為是鄉間小路,車流量少很多。
龍潭大池自行車道騎起來非常舒服,季節對的時候,可以看到滿滿的波斯菊,此外中間還有一個百年石拱橋,也值得駐足研究一下,接著再接到三林自行車道,扛車穿過樟之細路的伙房崎古道(扛車比較麻煩,建議走美國路再接石門大圳櫻花大道),再沿著打鐵寮溪來到大平紅橋。石門大圳跟打鐵寮溪交會處,是一段石頭路,得下車牽行才可以,原本這裡沒什麼人,但最近旁邊的農地似乎在分割出售,多了一些建設,少了一份幽靜,中間還會經過千層瀑布及鹿點咖啡,可以在這裡稍事休息。
打鐵寮溪裡小魚不少,而且有不少石階可以下到溪流中,溪水冰涼,在這裡踩踩水休息,再到鹿點咖啡喝杯咖啡及榴槤蛋糕是個不錯的選擇。此外,打鐵寮溪在台三線交會處有便利商店可作補給,接下來一路到大平紅橋、三坑自行車道皆無補給,需留意一下。
三坑自行車道 桃園最美自行車道
前面四座紅橋真的是很適合騎腳踏車造訪,接下來要往龜崙嶺鐵道遺構就辛苦了,從大平紅橋沿著打鐵寮溪一路騎到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再沿著三坑自行車道騎到大溪、中庄調整池,接下來就得騎入八德、龜山的市區道路了,一路騎到萬壽路,車潮更是驚人的多,實在不是我喜歡的路線,但都已經到這裡了,說什麼都要騎到最後一站才行。
下次應該試看看從沿著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一路騎行到山佳,再從大棟山接往萬壽路(龍校街),看起來是個比較舒服的路線。
大坑溪橋 龜崙嶺鐵道遺構 (1907)
一路小心翼翼的騎行,總算騎到了大坑溪橋,站在橋上觀察如何才能走到溪邊去近距離看到這個紅磚拱橋,原來要從前方的巷子進去,再穿過很像工廠的地方,哈,終於完成心願了,一次騎完這五座紅磚拱橋。接著再往下到第二尖山橋,不過完全不得其門而入,只能站在橋上方,看不到橋座,有點可惜。
Trackbacks/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