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的兒子最近常來跟我分享他社會課的內容,增加了很多爸爸可以講古的機會…
Part 1
威:爸比,你知道一府二鹿三艋舺嗎?
我:當然,那你知道…艋舺為什麼叫艋舺嗎
威:不知道耶
我:你要聽真的還是假的?
威:這還有假的?
我:有啊,艋舺就是萬華,早期那裡很多蚊子,所以有一首歌~~艋啊舺、艋啊舺(來擦益可膚…),所以那裡就叫艋舺
威:…
我:我還是講一下真的好了,因為早期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都會坐獨木舟去萬華那裡賣蕃薯,而獨木舟在他們的語言中叫做Banka/Mankah,所以把那個地方叫艋舺。
Part2
我:威,你知道以前沒有錢的人,就種竹子把村子圍起來,當做城牆用,叫「竹圍」,有錢一點的就用木頭做柵欄,叫「木柵」,更厲害的就用土泥磚築城,叫做「土城」
威:真的嗎?(常被爸爸騙??)
我:真的啦~
威:那以前最有錢的人,應該是住在「金門」吧…
我要推薦一下陸傳傑先生的這本《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從古地圖洞悉台灣地名的前世今生》,真的很適合家裡有學生的爸爸媽媽,讀一讀,可以跟孩子做很多交流,孩子們在背這些東西有時應該也蠻無味的,如果能跟小孩做一些互動、給一些有趣的知識,應該會讓孩子的學習過程更加有趣一些吧。甚至出門旅遊的時候,也可以從沿路的地名衍生出很多話題,而我最期待的,就是孩子會問:這裡為什麼叫做「XXX」呢?
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彩色修訂版):從古地圖洞悉台灣地名的前世今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6669
書裡介紹每個地方的地名時,都有蠻詳細的歷史故事,而且看作者對地名的分析、推演本身就是一大享受,畢竟很多廣為人知的說法也不一定是正確的,作者用自身的歷史素養及求真的精神,帶大家一探地名的真相,非常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