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讀桃園] 「三個保正八十斤」 – 探尋平鎮五分車遺跡 – 員樹林線橋台遺跡之一

[騎讀桃園] 「三個保正八十斤」 – 探尋平鎮五分車遺跡 – 員樹林線橋台遺跡之一

幾年前騎車去華隆街一帶想看看有沒有什麼平鎮五分車的遺跡,但好像已經沒有明顯的遺跡了,橫跨新街溪的橋台也一直沒有認真去找它。 最近威的國一歷史課正講到「三個保正八十斤」,描述了當年糖業株式會社跟蔗農之間的故事。身為總是要把學校教的跟我想去的地方硬扯上關係的爸爸,我跟威說以前我們桃園內壢那裡也有製糖工場(崁子腳製糖所),還有鐵路(五分車車軌)通到八德、平鎮跟龍潭哦,透過鐵路把那裡的甘蔗運到內壢去製糖。 上圖截自 台灣日日新報 1938-3-21 第02版   「要不要跟我去找一下那個鐵路遺跡?」...
明星咖啡館 – 承載百年記憶的文青咖啡館

明星咖啡館 – 承載百年記憶的文青咖啡館

一走進明星咖啡館,我就能感受到那濃厚的歷史氛圍。原來,這裡當年可是真正的文青咖啡館,從黃春明、林懷民、白先勇到三毛,都曾在這裡窩著完成一篇篇動人的作品。明星咖啡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它是文人雅士們喜愛的聚會地。在戰後初期,因為政治氛圍的影響,這裡也成為許多蔣經國和蔣方良等政治名人的休憩之所。...
[騎讀桃園] 「牛溝雲影,歷史共鳴」 – 騎遊楊梅土牛溝,穿梭漢番昔日交界

[騎讀桃園] 「牛溝雲影,歷史共鳴」 – 騎遊楊梅土牛溝,穿梭漢番昔日交界

楊梅的土牛溝可能是台灣現存保留最完整的土牛溝。小孩的課本裡有提到土牛溝,但是實際看過的應該不多,因此這次特別跟威騎腳踏車到楊梅來看看土牛溝。 沿著老街溪、大坑缺溪,轉進了石門大圳自行車道鎮興段,經瑞溪路前往新農街二段,到達永平路,再轉上青山二街就到達土牛溝了。 新農街這裡有一段爬坡,騎起來會比較累一點 到達青山二街後,在鼎藏大硯一期社區大樓前面就是土牛溝了,穿過草皮,就可以看到高低起伏的土牛溝,不過因為沒有整理,蚊子蠻多的,有些地方走起來也要留意腳步,要多加小心。...

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從古地圖洞悉台灣地名的前世今生

小五的兒子最近常來跟我分享他社會課的內容,增加了很多爸爸可以講古的機會… Part 1 威:爸比,你知道一府二鹿三艋舺嗎?我:當然,那你知道…艋舺為什麼叫艋舺嗎威:不知道耶我:你要聽真的還是假的?威:這還有假的?我:有啊,艋舺就是萬華,早期那裡很多蚊子,所以有一首歌~~艋啊舺、艋啊舺(來擦益可膚…),所以那裡就叫艋舺威:…我:我還是講一下真的好了,因為早期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都會坐獨木舟去萬華那裡賣蕃薯,而獨木舟在他們的語言中叫做Banka/Mankah,所以把那個地方叫艋舺。 Part2...
【桃園私房景點】石坪茶屋 石門水庫旁的故事館

【桃園私房景點】石坪茶屋 石門水庫旁的故事館

石坪茶屋 跟著茶香及咖啡香,尋找那個被埋藏的石門水庫記憶 FollowFollowFollowFollow 石門水庫故事館石坪茶屋,石門水庫旁的一棟美麗紅磚老屋。剛踏進店裡,就注意到樓梯旁掛著一個【石門水庫故事館】的牌子,原本以為就只是個給旅客拍照打卡用的道具,沒想到走上樓後,發現他竟然是貨真價實的故事館!從樓梯開始,到二樓的牆面,這裡展示了許多石門水庫的老照片及書籍,更酷的是,這棟老屋建於1956年,就是跟著石門水庫一起長大的! 石門水庫故事館 一進門,就會看到樓梯轉角處的牌子,而右手邊則是許多珍貴的老照片 建物簡介...